【4月13日】美股靜待首季度業績,3大指數輕微回落,道指跌55點或0.16%,標指跌0.02%,納指跌0.36%。摩根大通及高盛將於週三為標普500拉開業績週期,美股投交轉靜,過去3個多月市場炒經濟復甦,銀行及資源為主的舊經濟股追落後而大幅炒上,然而歐美疫情反覆,近日這些舊經濟股動力有所減退,小心績後會否有反高潮。
高盛指拜登為爭取國會妥協,公司稅加幅會由早前預估的28%降至25%,以換取國會支持整個3.3萬億美元十年的基建計劃。過去市場一直擔心基建計劃過於龐大,會刺激通脹,鮑佬也開腔指今年通脹目標將升至2.4%,現時規模有所收窄,通脹擔憂亦隨之減退,十年債息回落至1.67厘水平。現時不少美國家庭已感受到通脹壓力,調查指3月份家庭的開支預算已提高至4.73%,是連續3個月上升,民眾預期今年通脹率會升至3.2%。
聖路易斯聯儲行長James Bullard表示,在疫情未受控前,美聯儲是不會縮減QE規模,至少要有75%美國人接種好疫苗後,才會考慮減少買債。現時美國約36%民眾接種好第一劑疫苗,22%完成接種,若要達到75%的接種率,估計最快也要到9月才成事,James是否暗示未來5個月仍是美股的安全期?
早前提出上證的3500鐵頂論調,結果週一A股3大指數便大幅下挫,兩市成交7757億元,跌市中成交增加不是一件好事,但見外資仍然積極接貨,淨買入64億元。
中國3月份M2增速只有9.4%,略低於預期的9.5%,去年疫情出現特殊情況,所以阿爺很慷慨地放水救市,隨著M2增速回落,民間的購買力正在下降,尤其是3月份社融只有3.34萬億元,較預期的3.7萬億為低。早前圖太郎已提醒小心今年阿爺開始收緊銀根,去年為了救市,在中央特批下才出現很多天量地方發債搞基建,從今年1月開始,地方政府的專項債主要是為換舊債而發行,並沒多少新項目落地,政府不再落本,民間自然也趨向保守。
地方政府及企業減少借貸,惟3月份銀行新增貸款卻高達2.73萬億元,較預期的2.45萬億元為高。原來是房貸仍然火紅,今年房價上漲不少,尤其中一線城市更甚,借貨流入樓市早已引起阿爺不滿,小心隨之而來是更多樓市打壓措施出台,君不見內房股價早而調頭回落?
阿爺要打壓樓價,除了利用限購令等措施外,最直接便是收緊銀根,迫令銀行減少借貸,2月份圖太郎便提醒過,小心央媽收緊銀根會央及股市,結果A股從高位大幅回吐,依現時3月貸款情況來看,料短期央媽銀根難以放寬,A股調整市尚未完結。
港股繼續冰火兩重天,隔夜順從美股高開,日間卻跟隨A股下跌。恒指仍離不開28300至29100這個上落區間,噚日所見,當恒指跌至28300,開始有少少支持,市場遊資仍多,但成交只得1607億仍偏少,反映資金不太願意入市。阿里巴巴(9988)被重罰,市場正尋找下一個阿里,科網股遭到洗倉,個股四處地雷,早前資金因中細價股欠成交,繼而中轉戰大價股,結果小米(1810)、騰訊(9988)、阿里又接番中伏,連帶二線的京東(9618)、快手(1024)也被施累,現時港股伏位處處,只怕入市搏反彈資金只會越來越少。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